你知道嗎,大多數的有錢人,最重要的習慣都是閱讀~
養成閱讀習慣,累積你的知識,也累積你的財富~
來看看生活報橘怎麼說吧~
https://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16/07/06/want-to-be-truly-wealthy-science-says-do-this/
你知道嗎,大多數的有錢人,最重要的習慣都是閱讀~
養成閱讀習慣,累積你的知識,也累積你的財富~
來看看生活報橘怎麼說吧~
https://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16/07/06/want-to-be-truly-wealthy-science-says-do-this/
閱讀的好處多到數不清,
每年仍有數千份研究報告、實證、
推廣活動⋯⋯,
只希望讓大伙兒愛閱讀,
讓我們能有思考判斷等能力,
一起讓台灣、世界更美好❤️
來自生活報橘的好文章 趕緊來看看吧~
閱讀與生活、藝術、音樂,宛如呼吸般的自然、需要,
今晚五月天20歲演唱會,
一起閱讀五月天的MV......
一起來看看來自關鍵評論的好文吧~
所謂的閱讀,廣泛來講是訊息的解讀,書與電影都是(訊息)……,
學會好的閱讀方法,就等於學會好的寫作技巧,任何訊息都可以拿來應用。
大人為孩子朗讀,
孩子眼見大人為他朗讀的身教,
耳聽故事情節,大腦理解圖中細節,
耳濡目染,又有孩子最愛的狗狗、貓貓陪伴,
孩子主動為牠朗讀,
這就是朗讀&身教對孩子的力量啊~
讓我們來看看由台灣導盲犬協會所訓練出來的可愛陪伴犬,與大村國小小朋友溫馨閱讀的實況報導吧~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310007018-260405?from=fb_share_mobile
初步研究顯示出,
即使是「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
透過紙本閱讀更可能記住故事的要點,
因為功能強大的電子書和電子書閱讀器太容易讓人分心。
看看關鍵評論和科學人雜誌怎麼說吧~
有的校長、老師、家長納悶:
朗讀少年小說(文字書)給孩子聽,真的聽得懂嗎?❓
👉文中專家建議:父母千萬別懼怕挑戰小孩的潛在能力。
❤️親子共讀永不嫌晚,朗讀對每個階段的小孩都十分重要
讓我們來看看來自大紀元的文章吧~
http://www.epochtimes.com/b5/8/11/22/n2338226.htm
老師眼中的為愛朗讀:
牡丹國小的導師今日與貓頭鷹分享:
一開始很擔心,家長會認為我孩子都識字了
為什麼還要讀書給孩子聽呢?
後來我與家長都發現…
家長有更多的時間與孩子相處,
為了知道故事的發展,
貓頭鷹台北-台東開啟分身模式!
今年為愛朗讀遍地開花,
新北的牡丹國小今天閉幕;
台東池上的萬安國小,
下週一即將開始第二次為愛朗讀,
貓頭鷹先到學校跟老師、家長們溝通討論。
·
而在學校發現,
有導師為高年級孩子朗讀,
Oh my god ❗️
閱讀,可以讓人活得更長久,
那我們還在等什麼~~~~
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研究指出:
有閱讀習慣的人比沒有閱讀習慣的人平均的壽命長了23個月。
快來看看來自今日新聞的精采文章吧~
https://m.nownews.com/news/2410330?utm_campaign=shareaholic&utm_medium=facebook&utm_source=socialnetwork
·
閱讀是最佳健康食品
#貓頭鷹的頭痛事
貓頭鷹在推廣閱讀過程,
最常遇到的問題:好書已斷版或絕版!(殘念)
讓貓頭鷹很頭痛呀!
好不容易將優質的少年小說推廣給更多人知曉,
要進書時,書 斷 版 或 絕 版 了!!
·
來自關鍵評論的文章與我們談談如何從永續書市的概念來看圖書定價制:
我的孩子愛看書為什麼不會寫作文?
一個好的寫作者必須善於創作層次豐富的人物和情景,也就是要能了解別人的心理狀態。
研究顯示,「深度閱讀」──即緩慢、沉浸式地吸收具有情感、道德複雜度,
充滿豐富細節、寓意、比喻的內容──能夠激發到的大腦區域就跟親身經歷是一樣的。
深度閱讀除了對大腦是很好的運動,也有助於提升同理心。
貓頭鷹和您分享來自遠見雜誌的精選文章
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4424
在西方17世紀,閱讀事實上就是朗讀。
當時的人們若想理解字裡行間的意義,
非得大聲地讀出來不可......
因此17世紀以前文章的結構和風格,
都假定讀者會朗讀給他們的聽眾、或是給他們自己聽,
就連書寫也為朗讀而寫。
聽故事,吃語言
認字不代表會讀書
大人為孩子讀書,讓他們體會語言的樂趣
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要靠耳朵,各年齡段閱讀建議值得收藏
一起來讀讀這篇精彩的文章吧~
https://read01.com/xeGQRD.html
文章來源:壹讀
#感謝人間福報刊載
在媽媽的故事裡,
我永遠扮演著那個勇敢又善良的角色,
無論遇到什麼危險,
都能夠毫不畏懼的向前邁進⋯⋯
👉讓咱們一同瞧瞧苑芳老師的故事
❤️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60479
文章來源:人間福報
紐約新學院(The New School)社會研究學院的兩位社會心理學者,
企圖了解閱讀類型是否對於同理心的生成有所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文學小說」對於改善同理心的助益,大大地高出大眾小說和非小說。
來讀讀這篇來自關鍵評論的文章吧~
文章來源:關鍵評論
「自由應是一個能使自己變得更好的機會」——加繆
10歲艾美莉的媽媽罹患癌症即將離開她,
艾美莉和媽媽之間的共同記憶,
就是「喀嚓」將一起看到不同的天空樣貌收藏在共同回憶中,
艾美莉走過媽媽離開她的心痛,
從心獲得自由,
不是遺忘媽媽,而是不再這麼傷痛......❤️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
他能撐過白宮八年,
祕密在於他喜愛閱讀
歐巴馬從小與外祖父母一同生活,
書中「那些帶著走的世界」,
陪伴了飄搖、而且寂寞的少年歐巴馬;
書,也持續帶領他認識自己,
了解什麼是重要的......
-------------------------------------------------------------
少年小說是最貼近孩子生命,並以孩子的視角撰寫的文本媒介!
貓頭鷹嚴選的少年小說以「有趣」為基底,還有一最大共同點:為貼近孩子的成長過程,先讓孩子為未來可能遇見的事情做心理準備!因此,好的少年小說是孩子的成長小說,真實,不失趣味!
《消失的童年和其他散文》(The Lost Childhood and Other Essays)的作者葛蘭.葛林:
從小,我每天聽媽媽說故事;一大早,媽媽牽著我的手,走出家門,只要一遇到人,媽媽就歡喜的對方打招呼,我也跟著媽媽,開心的跟對方打招呼;媽媽和歐巴桑駐足聊天,我立刻打開耳朵,火力全開的聆聽著,試圖從中找到任何有趣的故事。媽媽透過故事,領著我的眼,觀察萬物;她時而把我化成小螞蟻,跟著隊伍嘿咻~嘿咻的,拼命的搬著剛才被我掉在地上的餅乾屑;時而把我化成大巨人,飢腸轆轆的拔著被媽媽種在米飯上的大樹(花椰菜)、青山(青菜)、烏雲(海帶)、花兒(紅羅蔔)等等我原本不吃的蔬食,在媽媽的故事裡,我全然的配合演出,大口大口的塞進嘴裡!在媽媽的故事裡,我永遠扮演著那個勇敢又善良的角色,無論遇到什麼危險,都能夠毫不畏懼的向前邁進;無論見到什麼可憐的人,都會拿出自己的所有去幫助對方!
在爸爸的寵愛下,我總覺得自己猶如小公主般的嬌貴,不免傲慢了起來,但在媽媽的故事中,我又變成一個謙卑有禮的小山羊,過橋的時候,遇到一隻步履蹣跚的老山羊,不但會讓路給牠,還會找一支拐杖送給牠呢!
媽媽從不干涉爸爸對我的溺愛,在她故事的魔力下,最後我總會乖乖的收斂自己的霸氣,約束自己的行為!
#一則網路流傳已久的笑話
有次老師發考卷,
喊了多次 林蛋大 林蛋大
都沒有學生前來領考卷。
到最後,
老師問:誰還沒領到考卷請到前面來?
只見一位男生頭低低、扭捏並緩慢地走到老師跟前:
「老師,我不叫林蛋大,我是楚中天」
朗讀是一種生活態度,
為孩子朗讀可以多元分享!
看到報章雜誌有不錯的短文,
請孩子幫忙家事清理桌子、洗碗、
或她在整理書桌時......
#貓頭鷹感謝池上的好朋友們
貓頭鷹結束在台東池上的蹲點行程,
在萬安國小和振興分校1~6年級進行了:
8場進班導讀少年小說、
7場家庭訪問、
今天,我思念母親~
若非母親,今日的我,應是個驕縱無比的女性!
母親淡定的看著父親對我這個獨生女無度的溺愛;她先是沒停的爲我説故事,打開我聆聽的耳朵,用「説故事」為我們倆建構一個牢不可破的關係!
#可愛小女孩和貓頭鷹婆婆相認篇
貓頭鷹今日受邀參加~
「台北市家長協會20歲生日」
舉辦20週年教育論壇。
會後,
麥x勞是有半世紀歷史的速食連鎖企業,
每年麥x勞所花在廣告上的費用都比前一年增加,
麥x勞的行銷人員從不會有這樣的念頭:
「所有的人都已經知道麥x勞了,他們應該會自動上門,
所以我們不必再花大錢在廣告上了。」
2016/12/6 連續兩個學期的課程結束了,每週一次在少年小說的洗禮下,林口頭湖國小的家長們,逐漸體會文字所堆疊出來的美感,因為自己不再畏懼文字,孩子也跟著愛上文字量多的書籍,結業後,意外地收到這麼一封信,看完它,心中感動不已,它讓我更堅定在這個崗位上,一步步地向前邁進~
--------------------------------------------------
可愛的苑芳老師:
您好,貓頭鷹課程即將結束,我的心裡是捨不得的,因為課程中所談的親子教養、閱讀引導、甚至是人生話題等,都讓人有所啟發,值得思考。老師一邊示範朗讀故事,一邊講述作家所要表達的內涵,親切不做作的風格,直白的說出孩子內心的想法,切中成人對親子教育的迷失或矛盾之處。每一堂課我都覺得精彩,意猶未盡。
考試成績培養不了孩子的學習興趣,輕薄短小、圖片居多的網路小品更難提升孩子的閱讀素養!面對還無法自行選擇的孩子們,想培養他們長篇閱讀的耐性和專注力,以及解決問題的邏輯和思考力,大人們可以怎麼做呢?
---------------------------------------------------------------------------
PISA閱讀素養大退步 學者:教育還是看重考試分數
科技部及教育部昨天公布2015年最新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結果發現除了數學和科學都進步外,閱讀素養卻一舉從上次的第8名掉到第23名,大退15名。學者認為,這和台灣學子長期以來念書還是為了考試有關,勇於教學活化的老師還是少數,多數老師還是在升學壓力下教學,學生對於閱讀仍缺乏自己觀點的能力。
雖然已經10月,不過今天要透過協會導讀志工--吳在媖老師,在《國語日報社 Mandarin Daily News》專欄上的一篇文章,與大家一起「想念五月」!
生命教育是成長過程的重要主題,卻也一直不容易處理,而《想念五月》(東方出版社)這本少年小說,細膩地從大人和小孩的立場和經驗,帶人領會、思索「生」「死」的問題。
很開心這一季「全方位說故事高手(週末班)課程」,華梵大學的周惠玲老師,也將會深入剖析這本少年小說,
閱讀能力?或者「悅讀能力」?
打娘胎出生就會閱讀、愛學習的孩子,一定有這樣的天才,但是75億萬人中有多少這樣的天才呢!閱讀不是本能,它是經由後天環境而培養出來,只是我們樂見孩子養成的是考試的閱讀能力?還是終身享受閱讀快樂的「悅讀能力」呢?
有很多學生在學校,國語文學成績名列前茅,但畢業離開校園後,卻再也不想讀書,我們追究這中間的原因,發現這些學生把「閱讀」當成工具,沒有真正感受過「悅讀」的愉快,所以離開校園沒有課業壓力後,閱讀動機消失了,也沒有養成閱讀興趣,自然而然不再閱讀~
說故事是女人家的事?
很多人都覺得「說故事是女人的事」,其實不然,貓頭鷹可是也有男志工參加全方位培訓課程後,投入「故事便當」服務的喔!而且,2015年底大紀元時報有一篇報導指出,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儘管為幼兒讀故事被視為女性的工作,但由男性讀故事的話,孩子會比較注意,而且更能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研究人員杜絲瑪更表示,父親在孩子2歲前開始說故事,效果更好。」
所以「爸爸說故事」、「爺爺說故事」、「叔叔伯伯說故事」……,對孩子都是很有幫助的!
埋頭書寫時,意外的收到頭湖國小志工團長發給我的一個訊息,裡面還附上好幾張照片。上學期我連續到她們學校上了一系列的故事志工培訓課,就深深感受到這些志工的熱情與行動力,果然不出所料!精神為之一振,這真是最佳的打氣文~
Dear苑芳老師:
好久不見 ……好想跟您分享一個很有成就感和很開心的事!這星期二是這學期故事志工第一次進班,我去巡堂時,聽到好熟悉的“吸墨鬼”、“青蛙與蟾蜍系列”、“露露養雷龍”、“遊樂園今天不開門” ……。
很多人問:「為什麼你們都讀紙本書?」
英國衛報一篇報導指出,研究顯示:「閱讀電子書時,對於故事事件的時序會比閱讀紙本書籍來得模糊。......閱讀紙本書籍的體驗例如揭頁等,在電子書上並無法帶來類似的感覺,不能有效的提供一種正在前進的感覺。」
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什麼我們都讀紙本書?」
協會長期導讀精選的文學小說,並讓孩子讀出其中的細節,慢慢提升閱讀力、寫作力,跟這個研究結果竟不謀而合~
神經科學科普作家 蘇珊.雷諾茲的研究指出,「細讀」(deep reading)對於活化大腦,比起「淺讀」(light reading)有差距極大的效果。讀者細讀細節豐富、且善用暗示和比喻的語言時,啟動的腦袋部位與讀者真實體驗書中所述情節時是一樣的。因此細讀是訓練靈活腦袋的絕佳活動!
雷諾茲也建議想要訓練大腦的人,可以從細讀詩歌和文學小說做起。
愛讀書讓人多活2年!?
耶魯大學流行病學教授萊維(Becca R. Levy)指出:「每天多念半小時的書,生存優勢就會好過那些完全不碰書的人。」
-------------------------------------------------
讀書可延年益壽 美研究:平均多活2年
〔編譯陳正健/綜合報導〕
協會志工關心孩子的教育又有熱忱,今天要來分享兩位資深志工推薦的好文!
----------------------------------------------------------------
想增進寫作能力嗎?研究顯示:平常讀什麼很重要!
作者:遠見雜誌
寫作能力反映一個人的思考能力,無論在學校或職場,都是致勝的利器。但是要如何提升寫作能力呢?
為善最樂,往往在幫助人的當下,自己成了最大的贏家!
105/06/04,上林國小舉辦「為愛朗讀~親師生共讀」閉幕式,這個學校接連兩個學期,都在貓頭鷹協會協助下一起舉辦此活動。
因此,全校學生聽大人(家長或老師)為他們朗讀了兩本少年小說,對「聽大人朗讀」這件事,有了獨到的見解!
上林國小,位於群山之間的一所小小的學校,一位穿著雨靴帶著孩子接近土地、復育螢火蟲、寫書法的校長,讓人每次看、每次感動的校長;他的一舉一動,孩子看在眼裡,就是最好的教育了~
從上學期到這學期,兩次到上林國小舉辦「為愛朗讀~親師生共讀」活動,看著孩子們在自信心或是閱讀習慣,都有了顯著的進步,是因為大人為孩子朗讀,讓孩子深切的感受到「愛」的力量?因為被愛,而提升自我價值和自信?
外面烈日當空,我在光復國小的B1教室,正與家長們熱烈的分享著為孩子朗讀的成效!
一位媽媽坦承,自從孩子識字,就逼著孩子閱讀,結果現在孩子轉到漫畫書之上。怎麼辦呢?一位媽媽則提出,孩子若是閲讀偏食,該怎麼辦?
以上這兩個問題,只要透過「爲孩子朗讀」即可迎刄而解!最後,我懇切的請求與會者,每天為孩子朗讀十分鐘,相信一切定會改變!
5/19(四)我們再次驅車到雙溪鄉的上林國小,接續上學期的成功經驗,這學期第二次為該校舉辦「為愛朗讀~親師生共讀」活動!
「為愛朗讀~親師生共讀」活動,為偏鄉弱勢家庭營造了過去所沒有的親子互動關係,由於媽媽是外配,因而把爸爸拉進親子共讀的場域裡,這真是始料未及的事情啊~
尤其是聽到主任說到,這些辛苦地用勞力賺錢的家長,為了孩子的將來,再辛苦也願意為孩子朗讀這些話,更令人感動~
感謝這學期贊助書款的台北快樂扶輪社,讓孩子們再次能在家長和老師的朗讀聲中,體會愛與閱讀的樂趣!
卅年前,美國閱讀委員會就已經發現:「為孩子朗讀」是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最佳行銷策略!而且還提出:「為孩子朗讀至少要維持到小學畢業!」
在貓頭鷹協會所推動的「為愛朗讀~親師生共讀」活動中,一再的印證了這個論述。
請不要再猶豫了,請拿起書本為孩子朗讀,無論您的孩子是否識字、是否有閱讀習慣!因為,為孩子朗讀,不但會改變孩子和閱讀的關係,更會讓您的孩子體會您對他的愛!
昨天,6/1週三貓頭鷹協會爲宜蘭內城國小舉辦第三次的「為愛朗讀~親師生共讀」活動,也就是說,這所學校已經連續三個學期進行全校共讀一本書這樣的活動三次了!
在這三學期,都有一段時間,全校一到六年級生的父母每天都會撥出十分鐘,為他朗讀一本少年小說,到目前為止,共計三本書了!書一發下去,孩子們一個個的迫不及待的,翻閱著書籍!還跟校長說:「這本書好看喔!」
感謝台北東門扶輪社承諾:「永遠支持『為愛朗讀』在內城國小一直進行下去!」劉校長說:「因為有這樣實質支持的力量,可預見內城國小未來的閱讀成效必定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