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親子關係中,當媽媽的自我肯定感低落,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也會呈現低迷的狀態。孩子看到媽媽的模樣便開始模仿,無論正面或負面想法,孩子都會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文 / 中島輝

案例:三十多歲女性--我覺得不懂如何帶小孩的自己很丟臉

—— 對理想與現實間落差的苦惱,無法擺脫「應該」、「必須」的思想牢籠

就讀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哭著對我說:「為什麼你不來參加我的教學觀摩?」那一刻的我真的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格的媽媽,心情十分沮喪。

重村小姐劈頭就對我說出自己的煩惱,她是一名獨力養育女兒的職業婦女。

 

 

重村小姐和她的前夫在女兒兩歲時離婚,從事保險業務的工作,每天忙著工作與照顧小孩。原本她要到女兒的班上參加一開頭提及的教學觀摩,但後來客戶臨時約她見面,不得已只好取消。

「我應該好好工作,也必須讓孩子開心」—這是重村小姐堅守的理念,但她只有一個人,難免會遇到分身乏術的情形。

考量到孩子的未來,重村小姐事事以工作優先,但就讀小二的女兒平時獨自忍受著媽媽出門工作,無法陪伴自己的孤獨,有時也會在重村小姐面前哭鬧。

每當重村小姐覺得自己做的事影響到孩子,她的自我效能感就會降低,認為自己不夠格做母親,也貼上自我否定的標籤。

 

為什麼你和小孩都痛苦不堪?

在親子關係中,當媽媽的自我肯定感低落,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也會呈現低迷的狀態。

原因很簡單,我們在學習事物時,除了經過直接體驗吸收到的「直接性增強」(direct reinforcement)方式之外,還有透過觀察學習的「替代性增強」(vicariousreinforcement)方式。前者包括我們讀書時,直接從書中吸收學習;後者則是從別人的行動與結果觀察學習。

替代性增強的方式,在心理學又稱為「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模仿」(modeling),對於親近緊密的親子關係,可發揮更強的作用。因此,孩子會自然而然地「模仿母親的言行」,當然也會吸收到低落的自我肯定感。

舉例來說,身為單親媽媽,重村小姐每天忙於工作,也惕勵自己要成為女兒的榜樣,在不知不覺間,將「好忙」、「好累」、「該怎麼辦?」、「好痛苦」等負面詞彙掛在嘴邊。

會造成這個結果,我們所處的社會也脫不了關係。社會上對於母親普遍帶有「必須這麼做、應該扮演某種角色」等期待,這類「必須、應該的思考」帶來的同儕壓力讓許多媽媽痛苦不已。讓她們認為,我已經這麼努力卻無法滿足社會期待,進而產生「我不完美」、「我的努力不夠」等負面想法,導致自我效能感受損,自我肯定感低迷。

孩子看到媽媽的模樣便開始模仿,無論正面或負面想法,孩子都會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我要提醒各位一個重點。如果各位覺得自己的自我肯定感很低,而且發現「我媽媽的自我肯定感也很低」,那就代表你受到自己母親的影響。如果再往上回溯,便會發現你的媽媽的媽媽,亦即外婆的自我肯定感也很低。

低落的自我肯定感會跨越世代,形成連鎖反應。各位讀完本書後,若感受到你與前後世代之間的連鎖反應,請務必提升自己的自我肯定感,啟動提升前後世代的自我肯定感的連鎖反應。

一切都會沒事的。因為提升自我肯定感,一點也不嫌晚。

 

用正向語言改變潛意識

我在諮商時告訴重村小姐,她的自我肯定感處於低迷狀態,這個狀態影響到她的女兒,連帶使得女兒的自我肯定感也很低落。同時也向她說明親子之間的影響機制。重村小姐希望她的女兒是個有自信、肯定自己的人,因此意識到自己需要改變。

為了恢復重村小姐的自我效能感,我建議她採取「重新建構」的心理技巧,將否定句改成肯定句。

重村小姐總會不知不覺地說出「好忙」、「好累」、「該怎麼辦?」、「好痛苦」等負面用語,我要求她努力修改口頭禪,替換成「好多人需要我」、「我盡了全力」、「努力去做吧!」、「好開心」等正面詞彙。

自我肯定感也會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如果你身邊超過一半的人自我肯定感低迷,你也很可能會低落。不過,如果你的自我肯定感很低,而你身邊超過八成的人十分肯定自己,你也會受到他們影響,自然而然地拉高自我肯定感。

再回到重村小姐的案例。

我建議她下次如果又因為工作無法去學校參加女兒的教學觀摩,請勿產生罪惡感,改以「好好珍惜一起度過的時光」的態度面對現況。我告訴她,有愛才會感到罪惡感,因此你要學會將自己的愛轉變為充實的母女之情。

不僅如此,我也教她「換位思考」的技巧,轉變她基於「必須、應該的思考」產生的負面看法。

與重村小姐一樣在外工作的媽媽們原本就擁有工作上的成功經驗,她們的自我尊重感與自我有用感比其他人高。因為遇到離婚後獨力養育女兒的壓力,才會導致她的「六感」失衡。重村小姐來找我諮商時,她認為自己完全沒做好身為母親應扮演的角色。

於是我建議她透過「重新建構」的技巧來恢復自我效能感,以維持六感的平衡。如此一來,本來就很強的自我尊重感與自我有用感會協助其他較弱的感覺,讓她對忙碌工作的自己說「I’m OK」,即使偶爾遇到無法遵守與女兒約定的情形時,也能對自己「I’m not OK」。

每個人都有堅強與脆弱的一面,無論哪一面都充滿了自己的風格。唯有保持「自己的風格」,才能活出自己的人生。遺憾的是,社會有時總會以同儕壓力,企圖將「個人風格」封印在「必須、應該」的刻板觀念之中。

正因如此,各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風格」,同時尊重自己。

這一點也能套用在親子關係、朋友關係與職場上的人際關係。一樣米養百樣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色彩(風格、個性)。無論是你的父母、小孩或另一半,大家的色彩都不同。因此,彼此之間意見不同也是理所當然的道理,坦然接受「孩子的個性」與「他人的風格」吧!沒必要面對任何事情都使你的情緒大起大落。

只要事先做好「事情不會如自己所願」的心理準備,就能提升你的自我效能感。

 

摘自 中島輝《活出自我肯定力:提升自信的關鍵六感,找回不怕受挫、受傷的心理實力》/三采

 

相關資訊:

作者專訪影片

影片1、《活出自我肯定力》中島輝:自信展現真實自我,人生才能從容自在

影片2、自信是可以練習的?諮商心理師中島輝用「關鍵六感」幫8萬人從潛意識提升自我肯定感─《活出自我肯定力》

心理測驗

測出你目前的「自我肯定感」狀態:https://pse.is/QXZ6Y

 

Photo:photoAC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妍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本文載自 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185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貓頭鷹親子教育 的頭像
    貓頭鷹親子教育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

    貓頭鷹親子教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