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 / 一流人    
2019-11-08
瀏覽數 13,550+
親子共讀不是照書唸,媽媽、爸爸讀效果大不同!
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源:pexels
分享Line分享分享複製連結
 

編按:
本文摘自《凱云主播的減法教養:輕鬆爸媽這樣教!減吼叫、減才藝、減壓力,孩子貼心又獨立。》一書,作者鄭凱云,大是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臺灣的閱讀風氣愈來愈差,搭捷運、坐高鐵,放眼望去八成以上乘客都在滑手機;回到家很多人習慣性的開電視,馬上跳出上百個頻道可供選擇,還能上網同步收看各國影集。當人們的選擇愈來愈多、時間變得愈來愈少,願意靜下心來看書的人,就更寥寥可數了。

反觀歐洲國家,從嬰兒時期,甚至是胎兒時期,就開始為孩子的閱讀力做準備。

北歐的芬蘭,婦女一確定懷孕,政府便送準媽媽一個禮物盒,芬蘭人習慣把這個禮物稱作「媽媽盒」,盒子裡是政府送給孩子的詩歌繪本,讓媽媽從胎教做起。

芬蘭人愛看書,愛看到幾乎也是全世界圖書館最密集的國家,每個星期還有固定的說故事時間,在大人的引導下,帶領孩子進入書香世界。

親子共讀不是照書唸,媽媽、爸爸讀效果大不同!圖/睡前的親子共讀時光,可培養獨有的親密感。大是文化提供

德國更以全民閱讀聞名,德國人常說:「一個家庭沒有書籍,等於一間房子沒有窗戶。」每個家庭平均藏書量將近300冊,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德國最夯的耶誕禮物,排名第一的不是玩具或3C產品,而是圖書;至於鄰近的蕞爾小國新加坡,更推廣零歲閱讀,孩子一生下來,政府就送兩本,適合孩子在玩耍中開啟感官的布書,讓孩子在揉捏翻閱中,耳朵聽到各種聲響,手摸到不同觸感,眼睛看到多元色彩,讓孩子在嬰兒時期,感官就能接受各種刺激。

而在台灣,還好這幾年很多家長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教養上開始加入親子共讀。安安從幼兒園開始,老師就鼓勵閱讀,用看書還有獎勵的正向動機,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有時,安安會開心拿著繪本來找我,要我講故事給他聽,而在帶領安安讀繪本的同時,我會用手指著圖書上的字,慢慢唸給他聽,也會讓他觀察繪本所要傳達的內容;過程中,再藉著故事問問孩子的想法,讓親子之間擁有更多共同話題,培養獨有的親密感,還能知道孩子的小腦袋瓜裡,裝了哪些可愛新奇的想法。

「親子共讀」不是照書唸,一起探索才是重點

當然,要年紀小的孩子坐著乖乖看書,太過強求了,小小孩各有各的閱讀怪招。

比較小的孩子愛玩書、撕書,常讓大人好困擾,但有專家提醒,千萬不要輕易制止或大聲斥責,因為這可能是孩子愛上書本的表現,小寶貝正透過口和手,探索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只要購買不易破壞的布書,或拿廣告紙讓他玩就可以了,以免破壞孩子對書本的興趣。

幼小的孩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會不斷的重複閱讀同一本書,安安也是如此,有一陣子他超愛看《小美人魚》,每回都拿同一本書要我唸給他聽,連CD也聽小美人魚,人魚公主都已經變成人類數十回了,他還意猶未盡。

過了一陣子,安安又瘋狂愛上日本童話《桃太郎》,看書、聽故事還不過癮,有一次幼兒園老師說,日本劇團要來臺演出,他回家一再央求我買票。

有趣的是,帶他歷經舞臺劇的洗禮後,接下來一、兩個月,他所畫的圖,都跟桃太郎的故事情節有關,而且只要一發現大人有空,安安就拉著我和阿公、阿嬤陪他演桃太郎。那陣子,我們家成了舞臺劇場,演員鄭凱云常常要一人分飾好多角色,一下子扮演桃太郎小時候的玩伴,一下子要演陪桃太郎到鬼島打鬼的犬乃助、雉丸,一下子又要變身成為鬼大王和桃太郎戰鬥,安安玩得開心,為娘的我可累癱了。

只要開始做,一定能閱讀,愈幸福

我問過專家,孩子為何會一再讀同一本書?原來是小寶貝的記憶力和理解力有限,因此得多次重複,才能在不斷強化中,納入長期記憶;幼兒閱讀的另一個特性,就是孩子喜歡「跳躍性」閱讀,從他們最有興趣的看起,不是像大人被制約一般「從頭開始」,不過仔細想想,這也非常合理不是嗎?當孩子被哪個圖畫吸引了,當然想先看,這時家長不如放鬆心情,別急著翻到第一頁,就從孩子有興趣的那裡開始,帶領他進入故事世界吧!

此外,英國曾做過一個有趣的研究,發現媽媽跟孩子一起閱讀的比率,比爸爸多出50%,尤其25歲以下的年輕夫妻,只有25%的年輕爸爸會跟孩子一起閱讀,而媽媽則高達61%;他們也發現「爸爸讀」跟「媽媽讀」效果大不同,因為女性比較注重原文,書上怎麼寫,媽媽就大都照著唸,但爸爸就不同,男性傾向看完故事後跟孩子說大意,也會提出較多問題,這會帶給孩子更多的刺激,因此爸爸們加油吧,陪伴孩子進入想像世界。

不管是爸爸或媽媽,只要開始做,一定能夠跟孩子一起閱讀,愈幸福。

親子共讀不是照書唸,媽媽、爸爸讀效果大不同!圖/閱讀是我每天最期待的親子時光。大是文化

親子共讀不是照書唸,媽媽、爸爸讀效果大不同!

本文節錄自:《凱云主播的減法教養:輕鬆爸媽這樣教!減吼叫、減才藝、減壓力,孩子貼心又獨立。》一書,鄭凱云著,大是文化出版 。

文章轉載自 遠流

arrow
arrow

    貓頭鷹親子教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