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Family數位好文選輯
- 2020-07-01
- 瀏覽數1,403
文 / 澀谷昌三
編按:那天,跟姊妹們一起帶孩子出門,姐姐的三歲孩子因為在馬路上亂跑被糾正而打了他媽媽,媽媽很生氣的要孩子道歉,但孩子哭得聲嘶力竭,卻怎樣都不肯把「對不起」三個字說出口,不禁思考,是什麼樣的想法讓孩子如此抗拒道歉這件事?父母又該如何引導孩子?不管是死都不願意道歉,或是任何小事就立刻道歉,都不是一件好事,父母該了解孩子的性格,並引導他們獨立思考,道歉其實是一種為自己負責的態度,承認錯誤是為了自己改進,成為更好的人。
誤以為「道歉=否定自我」
各位在工作上失誤或跟朋友吵架時,會不會立刻跟對方道歉?沒做錯事卻動不動就道歉固然也有問題,但明知自己有錯還不肯道歉,會被當成一個沒誠意、不懂禮貌的傢伙。長此以往,不只會失去信賴,旁人也會不願意再搭理你。
當然,在商場上輕易道歉可能會被要求賠償,因此情況也不能一概而論。不過,跟同事或朋友相處的時候,如果自己給對方添麻煩了,應該先誠心道歉才對。
明知自己有錯,卻不肯道歉的人,到底問題出在哪裡?首先,他們可能認為道歉就是在否定自我。
這種人其實心胸狹隘又膽小,跟他們表面上的態度大不相同。他們無法忍受旁人給予自己不好的評價,為了保護自尊心,他們非但不肯承認自己的過失,甚至會反過來尋求讚賞,或是誇耀自己的才能,他們相信同樣的事情換成其他人來做,一定會失敗得更慘。於是,情況也就更加惡化了。
向外尋找失敗或成功的原因
第二,外在控制型的人(詳見下圖)通常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責任。他們習慣向外尋求失敗或成功的原因。比方說,上班遲到就怪電車誤點,工作失敗就怪上司指示不明,或是客戶弄錯了。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容易累積壓力,但也不會從失敗中汲取教訓,是一種永遠不會成長的人。
請承認自己的失敗,好好改善缺點,這樣才會成長進步。
摘自 澀谷昌三《圖解自我心理學:認識自我,活出人生新高度!心理學家助你突破個性盲點,發掘天生優勢,戰勝生活與職涯難題》/漫遊者文化
Photo:photoAC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妍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