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樹哥哥
- 2018-10-09
- 瀏覽數25,140
父母的焦躁情緒會傳染給小孩
東方父母相當重視「管教」,往往會命令小孩「你要那樣做」「你要這樣做」「不行」,用語言制止孩子做出自發性的行動。
但其實這麼做是不正確的,因為命令與否定的語句會讓不滿的感覺深植於孩子心中。
假如大人一直被老闆東一句西一句「你要那樣做」「你要這樣做」,心中也會累積許多挫敗感。小孩也是一樣。這份不滿的心情持續累積下去,到了某個時候就會爆發開來,轉變成暴怒的行為。
那些經常使用命令、否定語句的父母,總是眉頭深鎖。父母的焦躁情緒也會傳染給小孩,於是小孩就會變得心情不好。
如果你很容易感到煩躁,請你養成用手機自拍的習慣。
只要一看到自己的表情,便能立刻得知自己的心理狀態。如果照片中的你看起來情緒不穩、心情不太好、焦慮不已的話,請你用食指把嘴角往上拉,擺出笑咪咪的表情。接著,再用這副笑容對小孩說說話。
只要父母是笑咪咪的,小孩的問題行為便會減少。這麼一來,你就不需要再對孩子說「你要那樣做」「你要這樣做」了。父母心情好,小孩的心情也會好。於是,小孩管教起來也就變得容易多了。
管教小孩的時候,要一併說明理由而不是只說結論
父母所說的話會對小孩的心理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其中尤其以否定的語句影響最大,各位父母務必仔細留意。
當你出於管教目的,非得限制孩子的行動不可時,請你好好向他說明為什麼不行這麼做。要是只是不分青紅皂白的對孩子說「不行」,他也無法理解原因,只會覺得你說的「不行」,是在否定他的存在本身。
舉個例子,現在假設你3歲的小孩在醫院裡玩鬧。
這個時候,你要用溫和的口氣詢問孩子:「這裡是身體不舒服的人看病的地方。寶貝,你肚子痛的時候如果同學在你旁邊一直吵鬧,你會有什麼感覺呢?」就算是3歲小孩,也要記得跟他好好用講的。
這時要特別注意的是,千萬不要使用貶低的言詞。
絕對不可以在別人面前說「我家小孩很笨」「這個孩子很沒用」「反正跟他說他也聽不懂」,這些話就算只是開玩笑講講也不行。尤其是做母親的,如果在孩子面前講出貶低的言詞,對孩子而言就像是心上被狠狠刺了一刀一樣。
相反的,如果是好的話語,在別人面前講多少次都沒問題。「你真是好孩子」「你真的好聰明喔」「你好可愛」「你好棒喔」,這些話可以盡量多說一點沒問題。
只要你平時都對孩子說些正面的話,那麼根本不需要限制孩子的行動,孩子的行為就會很端正了。
※更多您可能感興趣的相關文章...
給孩子一個「情緒休息室」:善於說話的孩子比較能控制脾氣!>>https://goo.gl/rnVtcZ
父母怎麼做孩子就怎麼做,想要孩子有「樂觀」的心,先從我們自己做起>>https://goo.gl/FRFkHd
本文摘自 船津徹《世界標準教養法:教出有自信、會溝通、善思考的孩子》/方智出版
Photo:Alexander Dummer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玉玲、吳佩珊(2019.6.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