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事發的19分鐘
作者:茱迪.皮考特(Jodi Picoult)
出版社:台灣商務
頁數:567頁
101年8月份月豐老師不辭路途遙遠,發心每週從台北搭車到桃園少輔院,帶著這群邊緣青少年踏入閱讀之門,更暗暗希望能讓他們提筆寫作,透過寫作,與自己對話,挖掘出隱藏已久的自我價值。月豐老師帶著大孩子們讀《事發的十九分鐘》一本貼近孩子的生命經驗的書籍,讓我們來看看,這樣的閱讀課程,給孩子們什麼樣的影響~
月豐老師列印《事發的十九分鐘》裡佳句3~5句,給同學當範例,再逐一解說,請同學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參考佳句,寫出自己獨創性的句子。由於學生們對這本書已經十分熟悉了,故較易產生情感的認同與投射,進而開始嘗試寫作。
一、意念的具像化(“想法”看不到,用了比喻,大家就懂了。)
*內心的想法,猶如水波一樣,隨起隨滅,隨滅隨起。
二、情感的具像(初戀與失戀的滋味,加入具體的比喻,讓人容易感同身受。)
*我第一次約會的感覺就像跳跳馬一樣,在心裡噗通噗通的跳,跳到臉也跟著紅起來了。跳跳馬的感覺到現在還在我腦海不斷的出現,讓我很害羞。
*虛情假意堆積的友誼,假的就像沙子築起的房屋一樣,一碰就崩壞、倒塌。
三、聲音的具像化(聲音的描摩透過具體影像呈現,讓我們有置身現場的感覺)
*要我說聲謝謝,就像按汔車喇叭一樣容易。
*要說聲對不起時,我猶如是個啞巴一樣,說也說不出來。
這些孩子在貓頭鷹老師的引領之下,認真寫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也開始學著用真心編織出文學的異想世界。
鍾老師改變了一群從不看書、從不寫作的孩子,這不是神話,這是發生在貓頭鷹協會的真實故事,來吧!來看看鍾月豐老師是如何揮起神奇的魔法棒,把孩子的閱讀寫作力帶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