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販賣機賣的不是零食飲料,而是書籍。
猶他州西谷市格朗傑小學(Granger Elementary School),就有這樣一台販賣機,吐出來的是書。
這是猶他州第一台自動販書機(Book Vending Machine),能容納三百到四百本書。學校人員認為,販書機的新奇感有助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JetBlue航空舉辦「Soar With Reading」活動,在全國各地安裝販書機。(Getty Images)
學校的販賣機賣的不是零食飲料,而是書籍。
猶他州西谷市格朗傑小學(Granger Elementary School),就有這樣一台販賣機,吐出來的是書。
這是猶他州第一台自動販書機(Book Vending Machine),能容納三百到四百本書。學校人員認為,販書機的新奇感有助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JetBlue航空舉辦「Soar With Reading」活動,在全國各地安裝販書機。(Getty Images)
文/賓靜蓀
電玩、臉書、手機排擠孩子的視線與時間,如何協助孩子找回閱讀的樂趣和渴望? 《親子天下》綜整國內外閱讀專家的四大有效新做法,幫助有心的家長、老師們,為少年的閱讀開胃。
「在孩子心中種植一棵閱讀樹,這棵樹將在孩子生命裡茁壯繁盛,綠葉成蔭,庇護著他們躲避世間的焦荒,得到安靜的清涼。」-張曼娟《親愛的閱讀樹》
天下雜誌出版 文 陳德懷 文 辜玉旻 文 何淑華 2016-12-22
培養閱讀習慣不能只靠學校,終身閱讀者也不可能單靠學校培養。對孩子而言,在學校與家裡閱讀,是培養孩子成為終身閱讀者的兩大重點。
「你是好家長嗎?」這是我好幾次對教師或學者演講的時候,問聽眾的一個問題,通常有幾位聽眾會舉手,其他則面露猶豫的神色。「為什麼這麼少人舉手?其他人呢?」我再追問。「很好,你們是『明日好家長』,因為你們正在猶豫自己是不是一位好家長,表示你們正在反思。會反思的家長,就是會改善、會進步的家長,就是明日好家長,明日變得更好的家長。」
大部分的家長,都是生了小孩之後,才學習如何當家長。當然有些家長,生了小孩之後,仍然沒有學習如何扮演好家長的角色,例如,有些家長認為只要把小孩送到學校,讓學校教小孩,就沒我的事。然而,學校教育絕對不是教育的全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甚於學校教育。同樣地,培養閱讀習慣不能只靠學校,終身閱讀者也不可能單靠學校培養。對孩子而言,在學校與家裡閱讀,是培養孩子成為終身閱讀者的兩大重點。
謝震武近20年來兼顧律師、節目主持人的身份,在各界舉足輕重,向來給人正派拘謹卻又不失風趣的形象,其實私底下的他,對孩子教育也有著不可妥協的堅持,如今女兒指考成績出爐,幾乎可說是穩上台大法律,他也分享平時育兒方法,點出最大關鍵即是2個字--「陪伴」。
108學年度大學指考成績於18日出爐,謝震武的女兒謝佳璇以一類組440.35分高分,確定能錄取第一志願台大法律系。
被問及教育子女的方法?據《聯合報》報導,謝震武坦言,其實就是用心陪伴,
身為爸媽的您,一定很常聽到「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
所以就開始替孩子報名各種才藝、各種補習! 就是深怕孩子輸在開場…
但
我們怎都沒有冷靜思考過,讀書可不是一場短跑競賽啊!
現代人生活快速,
電子用品已漸漸成為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必備物。
就連3歲小孩,不! 可能1歲小娃娃都已經會吃飯搭佩佩豬,興趣就是看youtube…
根據統計顯示 2~4 歲的幼兒每天平均在螢幕花費2小時40分鐘,5~8 歲的兒童花費近3小時;這樣的數據多麼地可怕?!
如果你/妳說,但孩子們是在看電子書啊!!
那你/妳就更該嘗試陪著孩子一起看印刷書籍,不僅可以討論故事,或邊讀故事邊思考故事元素與生活的相關性,增加聊天話題、親子之間的親密度!
朗讀,是推廣閱讀最有效的宣傳活動,更是建立家庭親密關係的最佳方法!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創辦人─李苑芳老師,分享朗讀技巧,以及家長在為孩子說故事時,一定要避免的3大錯誤行為!
1985年美國閱讀委員會發現,要孩子愛上閱讀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為孩子朗讀。貓頭鷹協會多年的實務經驗中,更發現為孩子朗讀不僅能重新建立孩子與文字書的關係,還能有效的改善親子關係。每天10分鐘的朗讀,讓孩子完全沉浸在「大人為我而『聲』」的幸福中,在這「專屬於我」的10分鐘裡,親密指數立即飆漲。
1.為孩子挑一本好書
如何開始為孩子朗讀呢?首先要為孩子找一本優質且適合孩子年齡、生活經驗的書,內容不要以意義取勝,要著重在是否能引起孩子的興趣之上!貓頭鷹協會官網上的《好書大家讀》中有一個下載專區,詳細記載了0~18歲的建議書單,提供給需要的家長。
哥倫比亞垃圾清潔工古鐵雷斯
收集上萬冊別人丟棄的書本,
將其整理後設立圖書館對外開放。
古鐵雷斯小時候因為家境清寒而輟學,
但他的母親每晚會在他睡覺前念書給他聽,
這使他培養了對閱讀的愛好,
也深信開卷有益的道理。
他認為,他母親啟悟了他。
兒童閱讀小說,多是為了樂趣,
不是為了接受教育。
如果以拙劣、平淡的方式來表達主題,
則會「傷害」閱讀樂趣;
如果用一個吸引人的故事潛移默化地表達主題,
則會「增強」閱讀樂趣。
來自兒童文學博士王林的精采文章~
https://www.xcnnews.com/baby/72977.html#.WUxz_WqrrBs.facebook
暑假要帶孩子做什麼❓
❗️
國外的暑假作業,就是大量閱讀✨
✨
✨
孩子還不習慣看書❓
那就唸有趣給他聽吧,
即使他已經認得字了!
愛上閱讀的不二法門👍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70607/939804.htm
早已有研究證實,
閱讀會讓小孩的大腦發生改變,
但這是第一次透過研究發現:
成年人也能得出同樣的結論。
來自中時電子報的研究報導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530000666-260405?from=fb_share_mobile
還有新華社的相關報導
https://kknews.cc/science/rzpn59x.html#.WTJutqNfKQQ.facebook
閱讀這事兒,
撇開人類文明傳承之類的宏大敘事不論,
本身更是人生的一件樂事、雅事。
看看新浪新聞怎麼說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70522/22278132.html
家庭親密感下降,研究顯示,若父母不讀書,孩子將會有樣學樣
一起來讀讀來自聯合報的報導文章
https://udn.com/news/story/7272/2463706
然後讓我們一起為愛朗讀吧❤️
Read Aloud for You
為愛朗讀由大人為孩子朗讀故事
為愛朗讀增加家庭親密感
為愛朗讀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身教
老師如果要告訴學生閱讀很重要,
比起仔細分析閱讀能帶來的種種好處,
讀給學生看的效果更好。
王浩威《晚熟世代》提到,
京都大學樋口和彥教授的實驗發現,
當老師能夠津津有味地看他帶來的書本時,
孩童們也就會喜歡看書。
我想,這是因為學生會在老師身上看到,
侯孝賢導演專訪:
🔵書是一種想像,讓你對文字的能力越來越強,解讀越來越深刻,了解的越來越深。
🔵我小時候用各種方式,看了一堆電影,看了一堆小說。
🔵因為影像基本上是需要去培養的,文字也一樣,它是想像空間。
什麼是對孩子大腦有益的事?
研究顯示:當孩子出生後,
你每天和你的孩子說話、唱歌和閱讀,
有助於建立他們的大腦唷!
一起來看看,來自國外的閱讀推動組織Read Aloud國外分享的好文章
如果家長本身熱愛閱讀,
甚至能從小念書報給孩子聽,
更能建立他們閱讀的習慣。
根據調查,台灣青少年不到兩成的人有閱讀習慣。
來自聯合新聞網的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9/2388805
貓頭鷹的為愛朗讀就是讓閱讀的力量回歸家庭!!
CEO的閱讀習慣都是如何呢?
跟著張忠謀與比爾蓋茲一起學會閱讀的習慣和技巧吧~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51510
文章來源:經理人雜誌